2020年以来,新型疫情对旅游产业形成较为直接的冲击和影响,各子行业均不同程度的受到关闭场所、暂停营业和客流一下子就下降的影响,产业链上各个环境均造成较大的冲击。根据国家文旅部公布的调查统计数据,回顾疫情以来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新冠疫情以前,我国国内出游人次保持稳定增长,2019年达到60.06亿人次,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比2019年下降52.1%。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数下降幅度更大,达到53.8%,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数下降47.0%。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市场之间的竞争态势研究与投资战略调研报告(2023-2030年)
收入方面,2020年国内旅游收入2.23万亿元,比2019年减少3.50万亿元,同比下降61.1%。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花费下降幅度更大,达到62.2%,农村居民国内旅游花费下降55.7%。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市场之间的竞争态势研究与投资战略调研报告(2023-2030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旅游市场之间的竞争态势研究与投资战略调研报告(2023-2030年)》显示,可见,在疫情下,我国旅游业需求受到巨大冲击,旅游人次与收入急剧下滑。而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由于部分四周的国家和地区新增病例仍迅速增加,“外防输入”面临更多挑战,国内疫情防控压力犹存,接触性、聚集性旅游消费恢复相对滞后,旅游业恢复不平衡、基础不牢固问题仍较明显。据文旅部数据,2021年我国国内出游人次为32.46亿人次/12.17%,恢复至2019年的54.05%,国内旅游收入为2.92万亿元/30%,恢复至2019年的50.96%。
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20.94亿/-22.13%,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5.51%;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收入1.72万亿元/-27.43%。此外,2022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估算恢复至疫情前的4-5成,估算前三季度恢复情况类似。从季度趋势来看,2022年一至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次分别恢复约47%、48%、42%,同比去年客流分别下滑19%、26%、22%,疫情反复出行限制下,旅业整体仍处于低景气运行。
2022年以来。国外陆续放松疫情管控,美国在2021年二季度开始慢慢地放松,2022年3月起接近全面放开。欧洲在2022年3月起趋于逐步放开,欧盟27国逐步可自由通行,英国也逐步取消限制。中东在2021年7月逐步放开。亚洲2022年以前整体防控限制较严格,其中新加坡、越南动作相对较早,于2021下半年提出共存概念,2022年3月起逐步简化防疫措施,韩国、日本则于2022年10月起基本全面取消入境限制。总体而言,欧美于2021年年下半年率先放松管制,亚太主要于2022年3月逐步放开。
从国内来看,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逐步优化,国内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2022年11月11日,二十条优化措施出台,从顶层引导全国更为精准、科学、务实的疫情防控。11月15日文旅部新政进一步明确,跨省游经营不再与风险区联动管理。此后部分区域病例有所增加带来阶段反复,但11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座谈会表示: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并且强调防控政策持续优化,走小步不停步,逐渐完备诊断、检测、收治、隔离等措施,加强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免疫接种,加快治疗药物和医疗资源准备,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区域防控措施也开始慢慢地优化。整体看来,出行优化方向已经明确,旅游业春天将至,行业将迎来拐点。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市场之间的竞争态势研究与投资战略调研报告(2023-2030年)
近年来,行业中各个玩家已经在不断转型,而雪上加霜的新冠疫情对旅业的影响也将立竿见影地体现在未来的中长期发展上。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政策陆续放松优化,国内疫情防控将逐步放松,旅业需求也将得到恢复。而随着需求复苏,旅行行业也将迎来新一轮变革。
第一、旅游需求持续增长,从全球来看,2008-2019年期间,全球旅行人数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从国内来看,2008-2019年,国内出游人次复合增长率为11.03。
第二、旅游日益大众化,一方面,出游类型(休闲旅游、商务出行)、目的地(海滨、城市、探险等)、时间长度(短期、长期)、距离(短途、中长途)和体验(文化、探险、健康、美食)多种多样,导致市场严重分散,行业各玩家往往专注于自身的细分市场。
另一方面,不同出游类型的旅客,愿意支付的价格范围不完全一样,对出游计划灵活程度的偏好也各有不同。尤其在休闲旅游市场,旅客行为和需求的多样性更加明显。
第三、新技术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行业价值链,同时也开创了许多新的业态(搜索引擎、聚合平台、OTA、协作式平台等)和需求(更通畅的信息发布,更自由的旅行分享、更丰富的旅行体验等)。
新冠疫情之前,旅业已经经历了一轮全方面转型。传统的旅游服务商(传统旅行社、旅游运营商等)已经在寻求转型,以期重新靠近计算机显示终端。然而,由于其过时的业务模式和捉襟见肘的财务情况,破产的玩家不在少数,百年老店Thomas Cook 就是例子。同时,传统玩家也面临着新兴数字平台的竞争。
而凭借丰富的内容和出色的搜索体验,新兴平台迅速抢占市场。不仅如此,各大内容平台大力投资技术和营销,加深旅客洞察,增强直销渠道,在提升销售利润的同时,也巩固了客户忠诚度。
在这一背景下,新冠疫情的爆发对产业链的所有的环节都造成了不利影响,短期来看,需求下滑对产业链造成巨大冲击,行业发展放缓。但从中长期来看,虽疫情防控逐步放松,旅业变革将会延续。根据我们国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四五”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新时期旅游业绘制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创新驱动、丰富产品供给、优化空间布局、拓展消费体系将作为我国旅业重点发展方向。
综上,虽疫情防控放松,以及《规划》不断推进,我国旅业将迎来新一轮变革,综合对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及各方面已有资讯,我们对未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的新趋势有几个方面的判断: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市场之间的竞争态势研究与投资战略调研报告(2023-2030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